10月12日上午,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在经开区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出席仪式,并与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共同为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揭牌。
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李婧主持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健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省、市级有关单位、国家部委、高校和经开区相关领导参加仪式。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钱虎威与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王铁军签订《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项目合作协议》
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产业明确为重点发展领域,陕西省委、省政府也将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战略手段。
而西安市在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科研资源聚集,学术底蕴雄厚,产学研体系完善,具有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和市场的全产业链,具备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坚实基础。
特别是今年以来,王永康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西安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西部高端装备制造重镇,经开区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的落成,是经开区落实市委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部署的又一举措,也是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可以助力西安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领头羊,积极推动西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崛起。
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将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现有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展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开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研究院的成立,将聚集交大技术和人才资源,聚集上下游双创企业,建设孵化服务平台,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全力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推动西安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经开区针对机器人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已经入驻和即将入驻的相关企业达15家,区内机器人产业初现规模。预计到2020年,经开区将实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00个,引进和孵化机器人企业100家,通过打造百亿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使经开区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高地。
西安经开区自今年发布实施“三新战略”以来,一直将引领建成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力争进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开发区作为三大目标。开展了招大引强、筑巢引凤、强筋增骨、融合升级、创新突破、产城融合、开放带动、金融聚力的八大行动。此次的成功签约,标志着经开区抢抓机遇,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率先在西安开启人工智能,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发展。
通过建设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经开区将抢抓“机器换人”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全面推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在经开区聚集发展,为经开区进一步实现三大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了经开区追赶超越的信心!
一桩桩项目的签约,一个个计划的完成,不仅令经开人鼓舞,更让西安人自豪!阔斧前行的经开区正是蓬勃发展大西安的一个缩影,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西安责无旁贷,经开区义不容辞!
腾飞吧,我的经开区!
荣耀吧,我的新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