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 大美韩城
where new_type='站内公告'
    洛川苹果为什么这么“红”

    发布时间:2016-10-14   发布人:bxadmin   来源:  点击:904


         “又是一年丰收季,秋高气爽糜谷黄。最数大塬洛川美,满塬苹果红又香……”金秋十月,无论是对于来洛川观光旅游的外地人,还是对于当地忙于收获的农民,洛川大塬都是最迷人的。
      国庆节前后,行走在洛川县,从最北端的菩堤到最南端的朱牛,从东端的黄章到西端的交口河,在方圆1800余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到处是红绿交织的连片苹果园,空气中甜丝丝的果香吸引着你,枝头上硕大鲜脆“羞红了脸”的苹果召唤着你。这古老而焕发着无限生机的洛川大塬,正以丰收、盛装,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宾客的目光。
      据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原料性果汁行业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而陕西则是中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2015年,陕西苹果产量占中国苹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占世界苹果产量的七分之一,在世界苹果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洛川则是陕西苹果的发源地,是全省最大的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区。
      洛川苹果因品质优良、果形端庄、色泽艳丽、肉质脆密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各项大奖170多项,雄居全国产果县(区)之首,在全省第一个使用国家优质农产品原产地域地理保护标志,先后争创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指定水果、中国女排专用苹果、人民大会堂专供苹果、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广州亚运会专供苹果、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指定服务产品等29项重大冠名权,通过了英超联盟、加拿大等8国出口认证。2015年,洛川全县苹果总产量突破85万吨,苹果总收入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连续四年纯收入突破万元;2016年“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评估价值达65.9亿元,居全国苹果类第一……这些成绩足以告诉世人: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一个金牌产业,成为走出全国、走向世界的金质品牌!  

    洛川苹果为什么这么 “红” ?从规模种植到标准化种植 洛川苹果颗颗都是“金蛋蛋”

          “洛川苹果自1947年引进种植以来,经历了引进推广、规模栽植、规模扩张、专业县建设、产业强县建设五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提出的‘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更加增强了洛川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积极性。当前,洛川苹果正在实施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装备、有机化生产转变,由单家独户松散式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由田间地头摊点式销售向集团化、大市场营销转变。”谈起苹果的种植与产业的发展,该县县委书记彭安季告诉记者。

      洛川现有耕地面积64万亩,50万亩的苹果种植规模使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县一业”苹果专业大县,苹果收入目前已经占到全县农民收入的95%。近年来,洛川苹果声誉鹊起,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洛川苹果效应”引起了农业部、陕西省、延安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而作为这个备受关注的苹果大县的父母官,洛川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都对苹果生产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举全县之力,念好一本苹果经”已经成为洛川20万干部群众的共识。
      采访中,县长王明智告诉记者,洛川苹果正在朝着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早在2014年,该县就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果业界专家学者,编写颁布了《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全县苹果生产从苗木培育、建园栽植、标准化管理、苹果营销等流程上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延安·洛川苹果”进入有标可依的新时代。目前,全县50万亩苹果全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苹果)原材料生产基地认证,通过出口注册认证果园12.88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达到4.88万亩;创建国家级苹果标准园2个,面积2000亩,建成省级示范园63个,面积8500多亩,居全省第一位。苹果质量全面提升,果园效益大幅提高,全县60%多的果农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9月26日,记者来到洛川县槐柏镇东北定村公路边的一处果园里,正和家人为苹果卸袋的果农马小红手脚不停地忙活着。“这个时候是我们农民最忙的时节,你看家家的果园里都是忙得顾不上做饭吃饭的人,为什么?苹果就像个‘金蛋蛋’,该是收获这些‘金蛋蛋’的时候了。”
      马小红不只是槐柏镇的一个普通果农,他是全县千挑万选出的26名苹果能手之一。他家种植的10亩红富士,由于品相好、质量高,每斤能比市场价高出8毛钱左右,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人家都说我是个能人,其实也不是,我觉得果树重在管理,一定要科学地种植、科学地管理。”思路决定出路,马小红在村里办起了富尔佳苹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已有40多户果农加入了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的种植和马小红的带动,东北定村的苹果成为远近苹果客商青睐的优质苹果。“我们村的苹果不仅不愁卖,还能卖出好价钱。我自家的苹果一亩能卖上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可以说是最高的!”马小红自豪地告诉记者。
      “啥叫标准化种植?苹果树过去每亩栽56棵,后来减到28棵,现在推广每亩14棵。过去技术员给农民间伐果树,许多农民心疼得蹲在地里哭呢,但现在,果树少了果子却大了,果子大了价格就大了,农民是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了。”在洛川县,像马小红一样,越来越多的果农从苹果的标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中尝到了甜头。


    新建的千亩苹果示范园
     

    洛川苹果为什么这么 “红” ?绿色有机无公害 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记者在洛川县凤栖镇桥西村绿佳源果畜专业合作社采访时,该社负责人党刚良肯定地说,“人们都怕苹果上有农药残留或者超标,我果园里的苹果摘下来就敢让我娃吃。”是什么原因让党刚良对他们的苹果质量如此自信?是绿色、有机,是绝对的质量安全。

      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的洛川,平均海拔、土层厚度、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昼夜温差、无霜期、日照时间等自然条件完全符合苹果生产7项气候指标要求,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因而洛川的苹果果实着色鲜艳,含糖量高,香味浓厚,品质优良,耐贮运,色、香、味俱佳。这是洛川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好的自然条件并不是果农、果商信赖洛川苹果质量的全部。
      据该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王建峰介绍,为了打好洛川苹果的“质量牌”,县上实施了一系列的质量管控措施。
      首先,强力推行农药化肥“两减一控”,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以及“强化健康栽培、降低病虫基数这个基础,抓好植保与园艺、农机两个有机结合,做到粗放用药向精准施药转变、重治轻防向治防并重转变、化学防控为主向非化控综合防治转变”的减量控害工作思路,以果园减密度、病虫自动化监测、优化农药组合、新型药械应用实现减量控害技术创新。同时强力实施化肥零增长,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加大有机肥投入,年实施配方施肥10万亩以上,使苹果朝着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方向发展。
      其次,县上建起了县级苹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并在每个乡镇建起了检测站,在10个企业、20个合作社建起了农残监测点,在322个苹果专业村建起了农残监控点,聘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员,负责采集和记录农户的农业投入品和生产信息,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企业(村)有室、户有记录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
      洛川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主任杨世峰告诉记者,洛川已经建成了包括全国80多个水果产地县、48个批发市场生产、销售信息在内的苹果网。
      在投入品监管体系方面,成立了苹果农资投入品监管专门机构—“农安办”,建立县级农业投入品配送中心4个,乡级配送中心4个,村级直营店150个。制定并实行了农业投入品的宣传、培训(电视台农资广告)审核备案制度,定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在果品质量追溯体系方面,自2008年开始,全县2万户果农开始使用详细记录果园农药使用、施肥、果实套袋等生产环节情况的《果园生产档案管理手册》。建立了延安洛川农产品(苹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大力推广使用包含苹果生产和质量安全信息的二维条形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2014年,洛川县代表陕西苹果通过了美国农业部对输美苹果生产基地的验收。
      “洛川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优良的内在品质、特别安全的质量水平和洛川苹果的品牌价值。”杨世峰说。


    硕果累累

    洛川苹果为什么这么 “红” ?中国延安的洛川苹果  漂洋过海到了世界各地的餐桌

          洛川县延刚果业公司总经理郝延刚近来心情不错,因为他最近和阿联酋商户签订了洛川苹果供销合同,向以迪拜为中心的中东地区输出洛川苹果1200吨。郝延刚告诉记者,随后出口量将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00到1万吨。

      这并不是偶然现象。据了解,近年来,“延安·洛川”苹果已经取得了加拿大、英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八国出口认证,成为出口加拿大、英国免检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鲜苹果达10万吨,出口增值2亿元。
      洛川苹果从中国西北角黄土高原的偏远一隅生长出来,飘洋过海来到了世界各地的餐桌,赢得赞不绝口的美誉,离不开郝延刚、薛云峰等洛川籍的企业家,离不开延刚果业、美域高果业等苹果营销企业的辛勤工作。据了解,2015年,洛川美域高果业在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沈阳、西安等地打开销路,销售苹果3600余吨,销售额达到5270万元;而延刚果业在上海、北京、海口、南宁等大中城市销售苹果3200吨,实现利润550万元。
      优质的苹果必须要有优质的营销。记者了解到,该县像美域高、延刚果业这样有自营出口权的苹果经销企业还有许多。为了建立良好的营销渠道,该县按照“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合作社)支撑、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为基础”的思路,初步建成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苹果经营主体。目前,全县从事苹果营销的企业发展到10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经销企业15家;苹果专业合作社达393个,经销大户269家,经纪人员2200多人,县内经营主体年经营量10万多吨,约占当前苹果产量的13%。建成年引进劳动力5000余人的劳务输入专业合作社2个,果园机械化作业专业服务队5个,果业社会化服务稳定发展,经营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县上每年都投入200万元,鼓励支持县内营销企业(合作社)以洛川苹果专卖店(直销窗口)为依托,建设自己的终端营销渠道,实施品牌营销,截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海口、西安等大中城市建成洛川苹果直销窗口56个,成功探索出了洛川苹果的中高端市场营销路子。
      2015年,洛川县交口河镇弥家河村民、身患先天性脆骨症的“瓷娃娃”屈万平网上销售苹果的新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县上有关领导和部门、爱心企业家的支持下,屈万平建起了村淘服务站,通过淘宝、微店、微信平台销售洛川苹果、陕北小米、红枣、核桃、苹果脆片等农副特产品,年销售额达50万元,终于告别了多年贫穷困顿的日子。
      9月28日,记者来到洛川顶端果业公司采访。总经理赵恒亮站在封好的果箱上连踩几下,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源头上把住苹果包装质量,就避免了苹果在物流配送中受损”。2014年7月,赵恒亮注册成立了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在天猫、京东、淘宝、1号店等电子商务平台上设立了30多家店铺,打响洛川苹果品牌。他告诉记者,当年他的公司销售洛川苹果3000多吨,在陕西电子商务生鲜类销售中排到了前三名。
      在洛川,像屈万平这样的个体销售户和顶端果业这样的企业只是典型代表之一。按照“互联网+洛川苹果产业带”的整体思路,洛川苹果成功搭上了电商平台。如今,“互联网+”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全县干部群众心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态势强劲,“全民全网营销”形势喜人,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淘宝、特色中国线下体验馆投入运营,众创空间、网商孵化区域正式启动,洛川苹果全民全网营销模式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金秋高原,果乡洛川,苹果绽开粉红的笑脸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客商。这看似小小的苹果,不仅成为洛川农民的脱贫致富果,更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张名片。
      今年6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洛川调研,在对洛川县苹果现代产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希望洛川瞄准“市场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为龙头、为基础,按照“大苹果、大产业、大品牌、大基地”的要求,把洛川苹果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苹果产业体系。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洛川县委县政府认真谋划,在未来几年里,将在“加快基地升级改造步伐,打造洛川苹果一流基地;加快品牌宣传和市场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推进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功能发挥,打造世界苹果大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全国苹果信息数据中心;推动省力栽培模式,加强农业机械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养畜产业,打造果畜循环示范县;推动科研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及新技术应用;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八个方面打造洛川苹果这个世界知名品牌。
      洛川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它是无数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智慧之果。
      我们期待果乡洛川更富更美!
           我们期待洛川苹果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更多>>